2025年2月,北京。中国核融智享行业协会的核心运营系统「核融智享」近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审核,获得《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三级备案证明》,成为全国核能领域首个获得此项认证的非涉密系统。该认证依据《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严格评定,标志着协会在数据安全、技术防护和公众隐私保护等方面达到国家最高标准。
三级等保是非涉密信息系统中的最高安全等级,全国仅有0.7%的系统能够通过认证。系统需满足包括每年三次公安部渗透测试、数据加密达到国密SM4标准(优于金融行业常用的AES-256)、以及具备72小时内零数据丢失的灾备能力等80项严格指标。其安全等级已与省级医保平台和证券交易所核心系统等政务级平台持平,构建了民用信息系统的“国家级防线”。
该系统采用多层次安全架构,为核能安全构建“双重守护”。控制指令通过量子加密技术传输,有效防止如海南昌江核电站SMR停堆指令等被篡改;公众数据通过生物识别与动态令牌双因子验证保障账户安全,目前已有超过5万名投资者账户实现“零盗用”;公益物资流向则由区块链系统结合公安部时间戳认证技术,确保所有捐赠具备可司法追溯性。
对公众而言,三级等保系统带来三项直接保障:首先,在资金安全方面,“全民核能”众筹平台已全面接入公安部认证体系,资金划拨通道采用央行金融专网并设有单日风险熔断机制,2025年已成功阻断2,137笔可疑转账;其次,在公益透明性方面,所有物资配送(如西藏阿里医疗物资)轨迹可精确至分钟级,相关数据储存于公安部“云盾”平台,确保司法可查且不可篡改;第三,在技术保密层面,SMR核心专利资料实行分片存储,并通过人脸识别和声纹双重认证机制确保访问安全,有效防止信息泄露。
该系统之所以能够通过公安部的严格审核,离不开强大的硬件与主动防御能力。数据中心按抗9级地震标准建造,并部署指纹静脉识别门禁系统,误识率低于千万分之一。AI驱动的威胁感知系统可每秒分析多达400万条日志,是传统系统效率的百倍,已于2025年自动封禁1.2万个境外高风险IP。此外,协会还参与了公安部2025年“护网行动”,在全国3000家参评单位中防御评分排名第9,在能源类机构中位列第1。
中国核融智享协会安全总监周文婧博士(加州理工核安全专业)表示:“三级等保不是终点,而是中国核能数字安全进入全球领跑阶段的起点。我们已着手研发抗量子计算加密技术,为未来的能源安全提供超前保障。”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