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财经 - 国内专业的财经门户网站!
adtop
新闻检索:
topadl
topadr
当前位置: 南华财经 -> 头条资讯

日本企业策略保守

来源:华南商业网    发布时间:2014-10-16 09:58   阅读量:9644   

  年初以来日本企业的业绩稳步恢复,上市公司的业绩创出新高的新闻不绝于耳,加之目前的日元贬值趋势,市场普遍预期2014财年日企整体业绩又将再一次创出历史新高。另一面,有关日本经济衰落的说法也不绝于耳,几家具有代表性的全球知名电子消费品企业在美中韩台的夹击中陷入痛苦的事实就常被人诟病。

  这种巨大的反差也引起了一些思考,最近华尔街日报(博客,微博)的一篇文章以东丽(Toray)为例,认为这个基础性原材料企业今年利润将创出新高的“事实证明,更平凡的企业和行业为日本提供了一个坚实基础,而它们在日本企业利润的恢复中发挥了很大作用”。 “日本企业又开始创造纪录水平的利润。这种情况要再一次归功于像东丽这样的公司。”

  作为长期在日本生活的外国人,第一反应是重新审视自己是否和日本人一样老是“灯下黑”心理,但是很快就能发现这种赞誉不过出自对日本的不了解,这种来自大洋彼岸的说法追溯上去实际上某种程度反映了欧美人自我中心的心理优势。就像现在内地很多年轻人去海外旅游,专门喜欢找一些硬件条件看起来要够朴素的地区,然后回来感慨一番当地如何纯朴的心理。

  东丽毫无疑问是个优秀的公司,一点也不平凡。不仅喷气式客机、优衣库的服装,甚至千千万万的中国婴幼儿正在使用的花王纸尿布也有东丽的贡献,中国消费者的需求还促进了中日两国间的代购利益链。这种需求的广泛性足够证明其品质的优秀。但在日本而言类似企业这方面一直就很强,诞生独具特色的上游产品是一种传统,实际上日本经济衰而不倒的原因正是这些企业在全球产业链的地位不可或缺。原本就不存在所谓的:把精力集中到上游产业实现转型,因而“主导了日本本轮的复苏”,“再一次拯救了日本经济”的现实性。

  这种具有传统的基础研究能力是带动战后日本经济复苏的一大竞争优势,也因此让日本在全球制造业产业链上始终不可或缺,中韩台甚至美国消费品牌的制造业分工在很大程度上也反映了这种基本面上的格局。韩国对中国始终是贸易顺差对日本始终是贸易逆差的原因也在这里。每一台韩国汽车和电子消费品都离不开日本造的生产机械和关键基础零件,这并非是日本消费品萎缩导致现在上游企业发达的结果,而是一直就存在的事实。

  根据对日本企业2014年的业绩预测(覆盖了98%的日本上市公司),带动日本企业业绩复苏的行业毫无疑问的还是汽车和机械制造业,实际上正是由于其波及范围广阔,很多上游产业因此受惠。而这两个行业的复苏毫无疑问是受益于外需和日元贬值。

  正如某知名投行的首席经济学家朋友在看了华尔街日本的报道后指出的那样:产业链上游看起来很美,但受到资本支出周期影响更大。在笔者看来,这是基础研究很强的日本企业躲不过的宿命,他们因为这种优势始终在全球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也因此习惯性的维持一种保守的财务策略,受制于下游需求变化很容易因为低毛利和过厚的资本积累(不依靠银行也不还原给股东,可看成是一种应对周期的储备金)导致其资本回报率整体低下,因此股价长期低迷也是情有可原的。因而日本自身也在反思,由于上游产业的竞争力优势还在,无论是大到波音的最新型客机还是小到iPhone都可以称作“准日本造”,但为什么利润最厚的部分不在日本?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