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财经 - 国内专业的财经门户网站!
adtop
新闻检索:
topadl
topadr
当前位置: 南华财经 -> 头条资讯

常州智能数控和机器人产业的机遇与挑战

来源:华南商业网    发布时间:2015-01-20 09:55   阅读量:13292   

  图为金石机器人常州有限公司生产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准工业桁架机器人。

  智能数控和机器人产业是常州市重点建设的十大产业链之一。大力培育和发展智能数控和机器人产业,对常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全面建设“常州智造”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常州智能数控和机器人产业链及技术创新体系稳步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面对未来竞争,必须发挥好现有优势,克服产业劣势。

  常州智能数控和机器人产业稳步发展的优势条件

  良好的区位优势。常州地处长江三角洲工业发达地区,与苏州、无锡构成了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苏锡常都市板块。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四通八达,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常州港拥有万吨级通用码头,可直接停靠5万吨级外轮。

  自主创新链条基本形成。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初步形成了以大学、科研机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为依托的创新平台。全市行业内共建立了1个省级博士后创新科研中心、3家院士工作站、7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4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内知名的装备制造业基础。装备制造业是常州市最大的优势产业,基础好,产品种类全,配套能力强,发展潜力大。近年来,依托科教城的优势和与中科院等共建的先进装备制造技术转化中心,作为常州市核心技术突破和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创新平台,有力地推动常州市装备制造业调整结构。

  劳动力的文化和技术等素质较高。拥有培养技术工人师资的江苏理工学院和培养高级技工的常州大学城,是常州作为现代制造业基地的又一明显优势。常州市区各类专业技术人数占市区人口的比重达到10.34%,在全省名列第一。

  产业集群发展趋势明显。常州市智能数控和机器人产业已由各自为战转向集群化发展,一批联系紧密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加速集聚,具备大规模生产能力和高水平研发能力的智能数控和机器人产业带正在逐渐形成。武进区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园建立了以工业机器人整机、数控机床整机为主的智能装备产业生产基地,新北区国家级高新区形成了以数控机床整机与伺服电机、直线导轨、传感设备等主要零部件为主的综合产业基地。

  产业环境日益完善。政策体系逐步健全。《江苏省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了常州市智能数控和机器人产业集群的发展定位,常州市政府先后颁布了《常州市“十二五”装备制造业发展专项规划》、《常州市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关于推进十大产业链建设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工作方案》等专项扶持政策。常州市在“十二五”产业规划中,智能装备制造业拟投入2500亿元,占总投入的58.1%。

  常州智能数控和机器人产业创新升级的瓶颈和限制

  常州市智能数控和机器人产业发展取得了开创性的成就,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

  产业链部分环节薄弱。常州智能数控和机器人规模以上企业涵盖了关键零部件、单元产品制造和系统集成等大部分产业链环节,但某些产业链环节仍然缺失或薄弱,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常州市智能数控和机器人产业的协同发展。

  企业规模偏小,产品附加值较低。绝大多数企业属于中小微企业,关键部件的产业化尚未展开,制造工艺水平和可靠性与国外产品相差较大,研制成本较高,利润率较低。

  核心零部件依赖进口。关键零部件对外依赖度较高,国内产品在技术和质量方面与国外产品还存在巨大差距,本地企业仍以仿制和集成模式为主,占机器人成本结构约50%的精密减速机和伺服系统大量外购,压缩了企业利润空间。

  人才结构性短缺。高端人才及复合型人才缺口较大,存在人才引进困难,无法满足企业走向智能化的需要,特别是行业领军人物和高水平的技术开发、市场运营、社会融资等领域人才较为缺乏。

  企业融资通道过窄、成本过高。智能数控和机器人属于资金密集型产业,投资额大、回收期长、技术改造频率高,对资金需求较大。常州企业普遍存在融资困难,融资方式单一、渠道狭窄,并且融资成本过高,多数中小企业的贷款年利率接近10%。

  作者: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袁锋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