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财经 - 国内专业的财经门户网站!
adtop
新闻检索:
topadl
topadr
当前位置: 南华财经 -> 企业新闻

河北威县建十万亩梨产业带助力脱贫

来源:华南商业网    发布时间:2017-06-13 14:58   阅读量:9646   

中新网邢台6月12日电 (张鹏翔 李铁锤 刘飞)“这3年时间变化可太大了,以前俺是坐等救济的贫困户,现在俺是拿着租金,收着分红,挣着工资。这收入比3年前翻了几番,小日子过得舒坦着嘞。”河北省威县袁庄村村民刘玉波说。

初夏时节,田野里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河北省威县贺营镇红龙集村的2400多亩梨树长势喜人,枝条上挂满了翠绿的幼果。很多村民只在家里简单吃了点午饭,就赶回梨园,抓紧将梨树拉枝、疏果、套袋……

威县隶属河北省邢台市,地处华北平原南部,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该县拥有大面积的河荒地,土地贫瘠,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贺营镇袁庄村位于威县西沙河畔,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

“以前日子不好过,只靠种地,一亩地收入大几百,多的时候千把块钱吧。那时候我们村太穷了,小伙子找不到媳妇,外村的姑娘不愿嫁到我们村。”村民李秀红回忆说。

村支书郑继奎说,袁庄村的土地含沙量大,土壤瘠薄,一刮风沙土满天飞,种啥庄稼都长不好,村里的年轻人忍受不了贫困的生活,纷纷入城打工。耕地无人耕种,只能任其荒芜。

2013年,威县把西沙河流域沙化土地开发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性举措,邀来国内顶尖的林果专家,实地调察、专题论证,确定了建设10万亩梨产业带的构想,启动了威县“西部大开发”。

“我把土地流转到合作社,这样土地就有了租金,每年一亩地领取1000元左右。流转土地的贫困群众还能拿到1000元的补贴,在入股到当地龙头企业,每年拿分红。还能到梨园打工挣工资。”村民吴红波说。

“梨园从一开始翻田、挖沟、种树我就在这儿,我一天天看着梨苗长大、结果。河北农业大学的教授常过来教我们怎么剪枝、怎么施肥、怎么浇水、怎么把梨树管得更好。我现在负责的梨树有17000多棵。”李秀红说,光在梨园打工,一年大概有一万八千块钱收入。她以前是贫困户,现在脱贫喽。

据了解,为支持贫困村梨产业快速发展,威县实行“资本到户、权益到户、效益到户”“龙头企业+农户”的利益联结股份制扶贫模式,实现了“流转土地挣租金、入园打工挣薪金、入股分红挣红金”,一份土地挣三份钱,目前入股群众年人均纯收入达5000余元。

威县林业局局长王敬军介绍说,2013年以来,威县用了短短4年时间,梨树种植面积就突破10万亩,建成标准化梨园200个,培育农民合作社95家,发展种植大户(家庭农场)34家,预计今年产量将达到1万吨。由此,威县获得了“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县”“中国绿色名县”称号。

“通过几年的探索,威县走出了一条平原县林业发展的新路子。这1000万棵梨树不仅美化了生态环境,还让这里的群众稳定脱贫。2016年威县退出贫困户5814户、13052人,贫困发生率1.57%。这‘威梨’做出了很大贡献。”王敬军说。

“生态增绿、群众增收的关键,就是正视问题、解决问题,重点是解决好‘怎么绿’‘扶持谁’‘怎么扶’的问题。”威县县委书记安庆杰表示,该县要弘扬持续发力、久久为功的韧劲,树牢生态底线,推动绿色发展,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让小小的“威梨”迸发更大的威力。(完)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叶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