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财经 - 国内专业的财经门户网站!
adtop
新闻检索:
topadl
topadr
当前位置: 南华财经 -> 外汇

PPI同比涨幅创13年新高价格涨幅由上游向中游传导

来源:东方财富    发布时间:2021-09-09 13:12   阅读量:5433   

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了8月份全国CPI和PPI数据其中,PPI同比上涨9.5%,进一步扩大,备受关注CPI方面,食品价格和非食品价格走势继续分化,非食品价格保持适度上涨,支撑CPI核心CPI同比第二高,说明除猪肉价格影响外,其他项目保持温和上涨

分析认为,下一阶段,原材料价格上涨,价格传导不畅仍将对企业产生影响要做好宏观政策跨周期调整,继续落实大宗商品保供稳价措施,增加煤炭,有色等供需矛盾较大的物资储备,进一步落实中小企业纾困政策,帮助企业应对原材料价格上涨冲击

预计年内RRR减产的可能性将过高至于降息,如果经济没有意外下行压力,降低政策利率的概率不高可以为明年预留货币政策空间,以应对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时期

PPI同比涨幅创13年新高,价格涨幅由上游向中游传导。

国家统计局城市统计司高级统计师董表示,8月份,受煤炭,化工,钢铁产品价格上涨影响,工业产品价格环比和同比均有所上涨。

环比来看,PPI环比上涨0.2个百分点同比来看,PPI上涨9.5%,较上月上涨0.5个百分点,创2008年9月以来新高董表示,8月份9.5%的同比涨幅中,新涨价的影响约为7.7个百分点,扩大了0.8个百分点,而价格变动的涨幅在下降

行业方面,煤炭采选业,黑色金属采选业,石油天然气开采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工原料及化工产品制造业,化纤制造业价格上涨21.8%—57.1%,合计影响PPI涨幅约7.9个百分点,超过总涨幅的80%。

董指出,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化工原料和化工产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涨幅分别为11.4,2.7和1.1个百分点,是价格同比上涨的主要原因。

文彬指出,价格上涨因素由上游向中游传导,石油,煤炭等燃料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也同比上涨20%以上。

展望后期,财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吴朝明对记者表示,国内基建需求正在回升,供给约束依然存在,推动PPI同比再创新高,预计未来仍将维持高位波动格局但考虑到国内经济动能边际放缓,涨幅快速回落,预计年底PPI小幅回落

英国证券研究所所长郑厚成告诉记者,美国对全球商品和服务的需求仍然很大,美联储9月收紧货币政策的概率较低预计短期内美国ISM制造业PMI将维持在较高水平,将支撑摩根大通全球制造业PMI

在此背景下,国际油价和有色金属价格很难大幅回落郑厚成表示,与此同时,在煤炭产量有限,冬季叠加煤炭消费高峰的背景下,炼焦煤,焦炭,动力煤价格短期内很难大幅回落

虽然非食品价格涨幅较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但仍是近期第二高文彬表示,七大类价格同比上涨6个,下跌1个,其中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生活价格较高,生活必需品和服务,服装,医疗价格相对温和

此外,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核心CPI同比上涨1.2%,为年内第二高,说明受猪肉价格影响,其他项目保持温和上涨。

数据显示,8月份,猪肉价格同比下降44.9%,影响CPI下降约1.09个百分点与此同时,猪肉价格仍在环比下降

展望9月,郑厚成表示,从猪肉CPI同比来看,可育母猪价格仍高于历史平均水平,意味着生猪产能仍处于高位,给猪肉平均批发价带来压力但考虑到即将到来的中秋,国庆,2020年9月猪肉平均批发价较8月略有下降,2020年9月猪肉CPI较8月大幅下降预计2021年9月猪肉CPI同比大幅下降的概率较低,即使是小幅度下降也不排除

当月核心CPI同比方面,在疫情高峰和汛期影响已过的背景下,中秋国庆将至,9月份核心CPI同比概率高于8月份。

吴朝明表示,预计全年CPI在服务价格带动下将适度上涨,全年中央水平处于1时代。

PPI剪刀差和CPI剪刀差继续扩大,货币政策面临两难。

值得注意的是,本月PPI与CPI剪刀差达到8.7个百分点,创下数据以来新高。

文彬表示,从结构分析可以发现,PPI向CPI传导不畅主要是因为以猪肉价格为代表的食品价格下降,而不是食品价格适度上涨。

总体来看,商品价格上涨趋势有所放缓或有所下降,个别商品仍存在供需矛盾,导致本月价格上涨伴随着供需矛盾逐步缓解,预计未来PPI将见顶文彬表示,由于食品价格下降趋势短期内不容易逆转,CPI将保持低位且波动较大,其对货币政策的整体影响有限

文彬认为,下一阶段,原材料价格上涨和价格传导不畅仍将对企业产生影响要做好宏观政策跨周期调整,继续实施大宗商品供应保障

稳价措施,对供需矛盾较大的煤炭,有色等物资加大储备投放力度,进一步实施中小企业纾困政策,帮助企业应对原材料涨价影响。

伍超明认为,预计年内降准的可能性偏大:一是疫情汛情冲击加大经济下行压力,同时库存周期大概率进入下半场,周期性力量处于下行阶段,两者叠加共振,年内稳经济压力加大,货币政策需要从稳健中性转向稳健偏宽松,加大流动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二是年内中期借贷便利MLF到期规模较大,需要对冲措施。

对于降息,如果经济下行压力没有出现意外的话,下调政策利率的概率不高主要是因为,年内未来数月通胀压力处于高位,预计CPI温和上行,PPI仍在高位震荡,综合通胀水平较高,剔除通胀后的实际利率处于历史低位水平同时,预计年内三四季度两年平均GDP增速在5.5%附近,接近潜在经济增速水平,处于合理增长区间

货币政策空间可以预留给明年,以应对更大的经济下行压力期吴超明说

中信证券研报也认为,通胀方面,总体压力不小,剪刀差仍大,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受到制约,降息概率不大对于降成本方面,建议更多依托改革和数量型以及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央行近期连续表示,观察货币政策取向,只需看政策利率是否发生变化从当前政治局会议以及央行对于货币政策的定调来看,稳健中性仍是货币政策的总体基调,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因此,调整政策利率进而改变货币政策取向的概率不大,降息并没有明显的决策支持

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最近几天表示,7月降准后,金融机构运用降准释放的长期资金归还了一部分中期借贷便利,金融机构的流动性需求得到了充分满足今后几个月流动性供求将保持基本平衡,不会出现大的缺口和大的波动最近几年来,央行完善流动性和市场利率调控框架,提高透明度,通过言行一致的操作和预期管理稳定了市场预期,有效降低了金融机构的预防性流动性需求,使得维护货币市场平稳运行所需要的流动性的总量持续下降也就是说在目前的条件下,可能不需要原来那么多的流动性就可以保持货币市场利率平稳运行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沐瑶